资讯动态

资讯动态

以人为本 洞察行业

润滑油厂家告诉你,SAE如何对机油分级

发布时间:2021-06-29 浏览量:155

  在润滑油发展初期,能够承受高工作温度也就在100℃左右,而润滑油的粘度特性随温度升高却是下降的,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润滑油过稀,无法形成有效的油膜对零部件进行润滑保护。因此,润滑油厂家认为当时选定100℃作为基准温度对润滑油的粘度进行测试,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。

  粘度又是怎么测试的呢?工程师们使用的是粘度计,让润滑油流经特定的管道,测试所需时间,量化这个过程的参数就叫做运动粘度。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参数不易理解,而且实际上粘度差别不大时,润滑油区别也未必有那么大,所以SAE对润滑油进行了分级。

  润滑油厂家表示,SAE30的性能由于覆盖了大部分区域的需求,成为当时接受度较广的级别。而粘度高或者更低的润滑油,就更多的被用来处理极端工况,比如赛车发动机的温度高,就得用上SAE 40、SAE50的润滑油了。

  润滑油厂家表示,1930年之前,润滑油只能满足汽车行驶1500km左右的里程,不够耐用的问题促使厂商们加速添加剂的研发进程,这个阶段工程师们发现了锌与磷可以作为耐磨剂的核心,钙与镁则是清洁剂和耐酸剂的关键等等,添加剂极大的延长了润滑油的寿命,并在1940年前后得到了商业化,但这还不够。

  SAE 30的润滑油,由于可以满足-10℃以上的环境,也被等效为SAE 20W30,假如经过改造使其达到了SAE50的标准,那么就成为了SAE 20W50。这种分级制度很快就为行业所接受,而战前***受欢迎的SAE 30,战后已然变成了SAE 20W50了。

  润滑油厂家早期这种复合级别的机油也存在缺陷:粘度强化剂很容易被氧化成有害物质。面对这个事实,人们找到的个答案是全合成机油,可是当时其价格往往是普通机油的三倍以上,难以推广。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我站观点。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